“双零”建筑即零能耗、零碳的建筑,是建筑界的绿色新时尚。在城市副中心,首座践行“双零”建筑理念的项目正在施工,这就是位于副中心160地块的城市副中心规划展览馆,预计明年春季建成交付。这将是全国首个钢结构+全幕墙系统“双零”建筑。
综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城市副中心规划展览馆所在的160地块位于城市副中心中轴线东侧,西临清风路,东临胡各庄路,北临达济街,南临运河东大街,总建筑面积17.57万平方米。其中,2号办公配套楼即为副中心规划展览馆,建筑面积7583.78平方米。
记者近日前往施工现场探访时,展览馆3层主体结构已经完工,工人师傅正在紧张铺设外幕墙。建筑的钢结构与幕墙轮毂间一层黄色挡板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中建一局160工程项目总工吴博康告诉记者,“这是防潮隔热垫,由于金属的热传导速率很高,这层垫子可以有效断绝各处热桥,尽可能降低热传导,减少能耗。”
在展览馆,还有多项节能减排新技术得到应用,例如智能控制照明系统、高性能空调等利用信息化、物联网等技术手段,能够实现楼内环境根据功能和使用需要智慧管理、楼内温湿度控制和天气环境智慧联动、楼内环境和人性化需求智慧联动。另外,整栋建筑还在楼板、墙体交界处铺设了隔水隔气膜,让建筑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气密层,从而综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吴博康介绍,通过“双零”展览馆的建设,未来该项目将创新打造石材幕墙与玻璃幕墙交接部位超低能耗构造节点、钢构件穿过维护结构部位超低能耗构造节点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通用性构造节点,预计形成10项以上专利和工法,为更大范围推广零能耗建筑提供参考借鉴。此外,建设“双零”展览馆还有助于大幅提升现场施工精度,实现精度控制由毫米级向丝米级转变提升。
从抵御自然到利用自然从普通建筑到“双零”建筑,
展览馆设计理念上体现了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理念创新。副中心工程办工程二部部长裴杰介绍,过去传统建筑在设计上主要是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抵御自然环境变化,“双零”展览馆则是要从抵御转为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通过应用太阳热能、过渡季节自然通风、大比热容材料、被动式制冷等技术最大限度利用自然条件和资源。
“‘双零’展览馆建成后将填补国内零能耗建筑体系的一项空白,成为全国首个钢结构+全幕墙系统的零能耗建筑。”裴杰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已建成的零能耗或零碳建筑均是混凝土结构体系,而展览馆作为钢结构+全幕墙系统结构,要实现“零能耗+零碳建筑”难度更大,工程上需要克服的难题也更多。
因此,“双零”展览馆对设计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该项目中,副中心工程办主导将建筑节能设计贯穿全部设计阶段和各个方面,从楼座位置到空间布局,从季节差异到通风遮阳,从热岛效应到局地微环境,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等,都很好遵循了这一原则,从而避免不同设计阶段设计师理念衔接、思想不统一等问题,为后续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建成后可低成本运营“双零”建筑绿色节能又环保,其综合生态效益如何?裴杰介绍,为了达到零能耗建筑本体节能率大于30%的规范要求,“双零”展览馆增量投资主要提升了屋面、外墙、底板和外窗的热工性能,提高了建筑的整体气密性,且控制成本低于其它同类钢结构体系项目。
经测算,相较绿建三星建筑设计,展览馆年耗能由61.38万千瓦时降低为31.5万千瓦时,可实现年节能约29.88万千瓦时,相比基准建筑年耗能67万千瓦时,建筑本体节能率达53%。通过在屋面采用光伏发电技术,该项目全年发电量达到90万千瓦时,可满足展览馆全年耗能需求,建筑综合节能率达100%。
碳排放方面,展览馆全年碳排放量约为370.73吨,采用零能耗技术年均减碳量约为180.44吨,采用光伏发电技术年均减碳量约为543.6吨,年均总减碳量达724吨,可以实现展览馆碳排放全部中和,并中和其它办公楼全年碳排放量的15%,实现零碳展览馆和低碳办公楼。
综合来看,该项目整体可实现年均减碳量724吨,相当于北京地区约1811亩森林的年固碳量,年节能约29.88万千瓦时,年发电量约90万千瓦时,实现一次性投资后长期低成本运营。
版权声明: 该文章出处来源非本站,目的在于传播,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凡本文章所发布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